民国时期北京北平风景名胜老照片:天坛祈年殿和颐和园昆明湖万寿山,共计两张,泛银
¥99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20-05-02
民国北京颐和园佛香阁与其在昆明湖中倒影老照片,建筑与水的艺术。13.6X8.4厘米
¥150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21-06-23
有偿征集老照片拍摄地点: 20201102 古城城墙,云南大理,昆明?
¥1111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20-11-02
民国1940年代驻云南昆明的美国士兵和中国交通警察合影老照片。20.6X11.2厘米
¥300.00 80
大舍艺术书店 2020-03-12
民国郊区农村院落晒场老照片,泛银。上海郊区?昆明?
¥165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08-25
民国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石舫船型古建筑老照片一张,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。
¥98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09-24
民国1944年云南昆明老城安装电力设备老照片
¥1650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10-25
民国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石舫船型古建筑,以及杂草丛生的大殿老照片,共计两张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08-24
民国北京颐和园“云辉玉宇”牌楼老照片一张,紧邻昆明湖,是万寿山前山中央建筑群主轴线的起点
民国1928年5月19日从昆明湖之上向北拍摄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老照片,11X8.7厘米,泛银
¥190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10-02
民国1945年中印公路首次开通后,首批抵达的卡车穿越云南昆明的市区,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老照片。25.3X20.7厘米,泛银
¥2280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10-21
民国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石舫近景细节老照片,泛银
¥135.00 85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09-02
民国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石舫老照片,泛银,背面有著名的东交民巷哈同照相馆戳记
¥165.00 85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07-24
民国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之上的十七孔桥古桥建筑老照片
¥135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18-11-01
民国1940年代二战后期中缅印战区,中印公路(昆明至印度利多)中国和缅甸分界点标志牌老照片
¥375.00 85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08-01
民国早期漂亮的颐和园昆明湖十七孔桥,以及新建宫门以南的东堤上廓如亭建筑老照片,15.2X10.8厘米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06-09
民国1940年代云南昆明附近风光老照片,漂亮的帆船如同画境!
¥398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06-10
民国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老照片
大舍艺术书店 2018-11-13
民国北京颐和园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老照片,正面刻"万寿山昆明湖"六大字,背面刻《万寿山昆明湖记》,均为乾隆帝手笔。照片尺寸为10.1X6厘米
¥100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04-12
民国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上自北向南眺望昆明湖全景老照片
¥90.00 90
民国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湖心岛之上, 自西向东拍摄万寿山佛香阁一带全景老照片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04-08
民国北京颐和园老照片一组四张,景观分别为:万寿山昆明湖,石碑,石碑亭,十七孔桥铜牛
¥289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19-02-24
民国北京 北平 颐和园 昆明湖十七孔桥 1940年代京津日侨相册之一 银盐老照片 名胜古迹
¥98.00 70
津影阁 2024-08-22
民国老照片:民国云南昆明—拓东路“状元楼”,有国民党军人站岗放哨。1959年3月9日,辉(赠)树海。有背题。——简史:清光绪二十九年,云南石屏人袁嘉谷考取了全国经济特科第一名,成为云南首位状元。消息传来,轰动整个昆明。为了庆祝这一盛事,“钱王”王炽出资在拓东路修建了聚奎楼,云贵总督魏光焘亲自手书的“大魁天下”四个字的金字匾额悬挂其上,老百姓都称之为“状元楼”。【陌上花开系列】
¥180.00 80
我我轩照片屋 2025-02-22
民国北京 北平 颐和园 昆明湖 宽幅相片 1940年代京津日侨相册之一 银盐老照片 名胜古迹 正面有红色卡印
津影阁 2024-08-01
民国北京 北平 颐和园 “云辉玉宇”牌楼 昆明湖 宽幅相片 1940年代京津日侨相册之一 银盐老照片 名胜古迹
¥148.00 70
津影阁 2024-08-24
老照片:民国时期女青年昆明新房留念 背后题字
¥20.00 85
六六红藏馆 2025-02-19
民国时期 北京颐和园万寿山转轮藏及昆明湖石碑 原版老照片一枚
¥100.00 80
史料影像书店 2025-02-13
民国时期 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之十七孔桥与昆明湖畔之铜牛 原版老照片一枚
民国时期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之铜牛 原版老照片一枚
1942-1944年云南昆明嵩明县羊街机场,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轰炸两广沿海敌占区后,带伤返回的战机起火老照片两张。羊街机场是当时云南境内重要的重型轰炸机基地,是飞虎队将领陈纳德将军直属的轰炸机中队长期驻扎的地方。他们肩负着双重使命:保护驼峰航线东段的安全;攻击日军的交通补给线。尺寸均为11.7X6.6厘米。泛银。
¥900.00 90
大舍艺术书店 2025-02-13
(甲3781)史料《哈尔滨 北京》黑白11张 历史老照片 明信片 写真 绘叶书 登喜和百货店附近 光南岗直街 傅家甸正阳街 哈尔滨学院 排云门 昆明会石舫 玉带桥 文庙 中央寺院 万寿山 等内容
¥450.00 85
沫沫小姐的书店 2022-11-11
(丙0065)史料《回顾》1册 明信片 彩色老照片29张 黑白明信片19张 黑白老照片2张 民国老照片 北京之名胜 万寿山上琉璃塔、骆驼桥、排云殿与佛香阁、佛香阁与昆明湖、石舫、排云殿正门牌楼 万寿山全景 昆明湖十七孔桥 大同名胜 云岗石佛第九窟 和阳街九龙壁等内容
¥800.00 80
沫沫小姐的书店 2022-10-04
(特7177)民国照片 《颐和园老照片》24张黑白老照片 万寿山 佛香阁 昆明湖 十七孔桥 铜牛 乐寿堂 玉带桥 众香界 万寿山昆明湖碑 石船 颐和园俯瞰 云辉玉宇牌坊 长廊 琉璃塔等风景名胜 尺寸11*7.4CM
¥960.00 85
沫沫小姐的书店 2018-09-08
抗战时期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边的亭台楼阁之建筑群 原版老照片一枚 (照片使用麻纹厚相纸)
¥150.00 80
史料影像书店 2025-02-09
抗战时期 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下昆明湖边的清晏舫之全景 原版老照片一张(照片使用磨砂面厚相纸,尺寸∶11*15cm。)
¥200.00 80
抗战时期 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清晏舫、画中游、长廊、佛香阁等景点名胜及昆明湖上的荷花风景 原版老照片一张(尺寸∶11*15cm)
¥240.00 80
民国老照片:民国抗战时期,昆明人家—全家福,美女边照相边嗑瓜子,有生活情趣。【民国抗战时期——昆明美女人家系列】
徽山故纸 2025-02-08
民国老照片:民国抗战时期,昆明人家—扫墓,在墓地合影。【民国抗战时期——昆明美女人家系列】
¥80.00 80
民国老照片:1943年云南省昆明市运会“中机”(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)队合影留念(竹杠应该是飘扬的旗帜)
¥800.00 85
蠹鱼书集 2014-01-18
【照片珍藏】民国云南都督唐继尧墓近景及周边景象,唐墓正中刻写着“会泽唐公蓂庚墓”,两边对联为“功业须当垂永久,风云常为护储胥”,顶部有“南天一柱”四字。昆明唐继尧墓在动乱时期遭受毁坏,顶部装饰已不见,附图。老照片内容少见,影响清晰、甚为难得
¥580.00 90
hzslq的书店 2024-04-16
民国老照片:民国云南昆明,由“劝业场大楼”远望西山,私家摄影,角度独到。有背题。【陌上花开系列】
我我轩照片屋 2025-01-04
民国老照片:民国上海—“国立上海医学院”,重要事件之情形。——校简史:前身1927年创办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。1932年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。1939年抗战时期迁昆明。1940年辗转至四川重庆。抗战胜利迁回上海。1952年更名上海第一医学院。1985年定名上海医科大学。今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。
¥600.00 80
六来顺的书摊 2024-12-28
老照片:民国年间的昆明大观楼
¥50.00 75
秋帆的书摊 2024-11-11
民国美女老照片昆明风景老照片云南大学美女(取自私人相册)
¥120.00 75
百年影像 2024-11-11
民国老照片:民国北平(北京)颐和园(航拍)—万寿山(佛香阁)、昆明湖—全景,有牌坊、田园风光。背面印章:“辽宁—郭荣久—耀东”字样。
¥1200.00 80
徽山故纸 2024-10-30
1940年夏 流亡昆明的北平学生知识分子“顾珏”签赠肖像 原版老照片一枚(相纸较厚,照片为1937年北平同生照相馆拍摄,实物更漂亮!)
史料影像书店 2024-10-17
民国老照片:民国云南昆明—“云瑞公园”,门口阶梯上坐着一个乞丐。有背题。——简介:位于昆明“抗战胜利堂”( 解放后曾更名“人民胜利堂”)对面,清代时是云贵总督署的照壁所在地。民国时期,此地曾修建“逸乐影戏院”。 胜利堂建成之时,将这里改建成花园,并以“天开云瑞”而得名。【陌上花开系列】
我我轩照片屋 2024-10-10
民国老照片:民国游泳野餐,可能在昆明滇池之畔,藏家自鉴。【民国云南昆明—知识分子—传法先生旧藏】
¥35.00 80
我我轩照片屋 2021-06-10
民国时期云南昆明老照片共两张
¥600.00 85
纸美术 2024-09-09
四尺对开精品书法横幅
(1)
法隆药师兴福唐招提东西大寺佛
奈良的寺庙
十川信介筑摩书房复印论文格式
弱気の虫
筋骨
中国军警制敌术系列丛书
曲水婷
《历代儒法斗争文选评注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