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诗人王鲁复自撰文墓志拓片,一套两张。此志为王鲁复去世前一年,自己给自己撰文墓志,比较罕见。王鲁复一生写了二千七百多首诗,可惜现存只有四首半。文字部分42x42cm,用纸四尺斗方。 此志小楷书意在欧柳之间,结字稍散漫,但因此没有拘滞的毛病,论书法属中上之品。 大中二年(八四八)五月二十三日卒,同年十月初五日葬,标题下有小字说:“未终前一年自号知道先生,撰遗志文。”故知墓志的主
¥300.00 80
秦鲁收藏者的书摊 2024-12-27
唐诗人王鲁复自撰文墓志拓片,一套两张。此志为王鲁复去世前一年,自己给自己撰文墓志,比较罕见。王鲁复一生写了二千七百多首诗,可惜现存只有四首半。文字部分42x42cm,用纸四尺斗方。 此志小楷书意在欧柳之间,结字稍散漫,但因此没有拘滞的毛病,论书法属中上之品。 大中二年(八四八)五月二十三日卒,同年十月初五日葬,标题下有小字说:“未终前一年自号知道先生,撰遗志文。”故知墓志的主
秦鲁收藏者的书摊 2024-07-16
丛书集成初编《浮沚集》共二册(民国二十四年初版)
¥288.00 75
书痴书迷藏书楼 2010-12-22
皇明肃皇外史 皇明驭倭录 安南来威图册 平蛮全录 嘉靖倭乱备抄(16开精装 影印本 全一册 详细见描述)
¥271.00 95
乐匋书社 2020-01-09
四库医学丛书:薛氏医案(一)
¥230.00 70
京闰书店 2013-12-01
正版✔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葛兆光 主编,理想国 出品✍资深学者葛兆光教授主编 由中国人自己撰写的全球史 凝聚二十几位学者的“激情·野心·才华” 讲述三百万年“全球·人类·文明”的故事正版全新书籍现货如需其他图书敬请联系客服:)
¥203.12 100
史学专业书店 2025-05-04
薛氏医案(一)
¥200.00 75
宝云堂旧书店 2019-07-09
中医古书。仲景全书,伤寒明理论上中下卷完整一套全,宋聊摄人成无己撰述
¥199.00 70
芝林书屋 2025-03-27
薛氏医案(二)
¥180.00 60
帆影楼 2023-12-15
浮止集
¥168.00 100
pecar书店 2024-02-25
《浮沚集》(全二册)丛书集成初编1946-1947中华书局 @
¥150.00 95
鸿鹄之梦书房 2019-05-18
口齿类要.喉科秘诀
limaomu88的书摊 2013-11-22
西藏王统记 吐蕃在祖国历史上建立王朝达二百余年之久,从公元7世纪初到9世纪中,几乎和唐朝的统治相终始。在这二百余年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,有着丰富的文献典籍,是祖国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财富。但在公元9世纪时,出现了朗达玛灭佛事件,吐蕃王朝的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遭到了严重的破坏。直到公元14世纪时才出现了西藏学者自己撰写的前代的历史,其中就包括这本《西藏王统记》。
¥148.00 85
文友旧书店 2021-07-14
【白鹿书店】伤寒明理论 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三次印刷
¥140.00 80
白鹿书店 2025-02-26
伤寒明理论 伤寒医鉴[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(第二辑)]
¥129.80 100
枫叶书屋书店 2023-12-13
艺·述 我为山川写照范扬辑 汇集了我国画家、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的近作百余幅、印张数十枚以及范扬的艺术创作文章、他人评论范扬绘画艺术文章数篇,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范扬近些年的艺术创作、艺术理论成果。 自述:艺术家成长经历或创作经历(艺术家个照、生活照);艺术文章:自己撰写的艺术文章(写生照、代表作品等)
¥128.00 85
文友旧书店 2021-01-21
正版 钦定四库全书别集类浮沚集 中国书店出版社
¥123.80 95
长长久久书店 2024-03-29
伤寒明理论 正版书籍,保存完好,实拍图片,品相如图实拍
¥120.00 100
爱书人家 2025-02-11
浮沚集 丛书集成初编 全二册1985年初版(书棱,皮边有点破,前后几页有点黄斑,内容完整,品相如图)
¥120.00 80
藏真书屋的书店 2024-11-06
浮沚集/丛书集成初编(全二册 首版一印)
私家藏书楼 2023-03-17
伤寒明理论 1959年版1980年印刷
¥110.00 85
义门多味书屋 2023-12-15
¥100.00 95
耳语者书店 2025-05-15
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医家类《薛氏医案》卷57 当代套色三希堂影印本 大16开 绫子面包背装
¥100.00 70
程门立雪65的书摊 2023-03-24
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医家类《薛氏医案》卷46·47当代套色三希堂影印本 大16开 绫子面包背装
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医家类《薛氏医案》卷39·40当代套色三希堂影印本 大16开 绫子面包背装
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医家类《薛氏医案》卷67 当代套色三希堂影印本 大16开 绫子面包背装
¥100.00 80
丛书集成初编:《浮沚集 全二册》+《画墁集 附补遗 全一册》(民国二十四年初版)----3册线订成一起.
¥100.00 90
翰墨轩旧书斋 2020-02-09
白莲集十卷 坿风骚旨格一卷 唐 释齐己撰 上海涵芬楼藏景明钞本 禅月集十卷 唐 释贯休 撰 武昌徐氏藏景宋精钞本 浣花集十卷 补遗一卷 前蜀韦庄撰 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明朱子儋刊本 广成集十七卷 前蜀杜光庭撰 北京白云观藏正统道藏本 上海商务印书馆《四部丛刊初编缩本》
¥99.00 80
外文优质书的书店 2025-05-13
伤寒明理论
¥98.00 85
闽明书店 2020-06-02
59年老版金成无己撰《伤寒明理论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繁体竖排 有钱培之医师印章7品 包快递 现货 收藏
¥98.00 70
博客飘香 2015-06-02
伤寒明理论 宋代成无己撰 老版本中医旧书 1955年原版
¥96.80 90
长长久久书店 2023-03-17
周行己集(浙江文丛 16开布面精装 全一册)
¥90.00 100
通雅轩古籍书店 2025-05-09
1959年重校中医古籍精品——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景定辛酉建安庆有堂新刊本为底本《伤寒明理论》宋金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成无己编撰的中医伤寒病著作。该书简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症候的病状和病理,并选《伤寒论》常用方20首,分析其主治,着重强调方药配伍的关系。
¥89.00 85
吉顺斋 2023-07-30
《伤寒明理论》(1959年版。从症状学和方剂学角度阐发伤寒之理的古代名著。作者对伤寒论研究很深,纵横无际,得心应手,故能深明其理,撰成此书。作者成无己北宋人,被女真俘虏,在极尽艰苦屈辱的情况下研究内经伤寒论并托人把书带回南宋。对伤寒论的影响,他是古今第一人!)
¥86.00 70
周易中医武功书摊 2022-10-29
【正版现货,库存未阅】周行己集(温州文献丛书 第一辑)本书是北宋学者周行己著作的结集。周行己一生著作颇丰,有《浮沚文集》十六卷,《后集》三卷,宋、元、明、清各有刊行。今尚存清《四库全书》及永嘉《敬乡楼从书》中。此外还有《易讲义》及《礼记讲义》等传世。行己之学启蒙于皇祐,受业于关洛,传播于永嘉,鼎盛于陈叶。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、全祖望都认为周行己是永嘉学派开山祖,对以后温州学术发展产生极大影响。品相好
¥83.00 95
立正图书 2024-06-28
浮沚集 一,二 册全
¥80.00 85
菊香斋书屋 2019-11-04
《薛氏医案》又名《薛氏医案二十四种》全1册 硬精装 “本书精选了二十四种中,薛己本人的医学代表著作10种。本书以清聚锦堂本,书业堂本等为校本校勘。” 201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开本【私藏品佳 内页整洁干净】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
¥80.00 90
清风轩 2023-10-13
陈士强(著名佛教学者,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)信札一通一页,关于自己撰写的文章《大藏经十五家经录平议》的修订。
¥80.00 80
国粹堂 2022-08-13
词林集珍:阳春集【店9】
元亨书店 2017-06-29
【正版现货,一版一印】周行己集(温州文献丛书 第一辑)本书是北宋学者周行己著作的结集。周行己一生著作颇丰,有《浮沚文集》十六卷,《后集》三卷,宋、元、明、清各有刊行。今尚存清《四库全书》及永嘉《敬乡楼从书》中。此外还有《易讲义》及《礼记讲义》等传世。行己之学启蒙于皇祐,受业于关洛,传播于永嘉,鼎盛于陈叶。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、全祖望都认为周行己是永嘉学派开山祖,对以后温州学术发展产生极大影响。品相好
¥79.90 95
立正图书 2024-04-09
浙江文丛《周行己集》
¥75.00 100
老实人的书摊 2022-04-09
丛书集成 浮沚集 全二册
¥75.00 80
旧雨书店 2022-04-01
词林集珍:阳春集
¥71.00 90
liqiang520的书店 2023-09-21
「」钦定四库全书 浮沚集 宋 周行己 撰 中国书店出版社 繁体 9787514919004
¥70.80 95
腾飞红火书店 2025-05-27
词林集珍:阳春集
¥70.00 95
青韵书屋 2024-11-30
周行己集(浙江文丛 16开精装 全一册)...
¥70.00 100
瀚璟艺术书店 2024-10-24
乐匋书社 2017-09-24
¥66.80 95
聚香阁 2023-04-14
伤寒明理论(繁体竖版1959年一版一印)〔馆藏书〕
¥65.00 90
慧兴艺品店 2023-03-14
伤寒明理论(繁体竖版1959年一版一印)〔馆藏书〕随机发货
慧兴艺品店 2023-02-25
四尺对开精品书法横幅
(1)
法隆药师兴福唐招提东西大寺佛
奈良的寺庙
十川信介筑摩书房复印论文格式
弱気の虫
筋骨
中国军警制敌术系列丛书
曲水婷
《历代儒法斗争文选评注史》